为加强学院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业务素质,2月27日,学院邀请龚绍红老师、谢铁华老师、刘德萍老师对全院教师的教案进行了细致的检查。
一、亮点之处
检查中发现绝大多数教师能够按照学院要求超前备课,按节备课,教学内容能按照教学计划如期进行,详细规范,认真细致,教学环节齐全,设计合理,教案反映出上课思路清晰,重难点选择恰当,讲练结合,体现了教法和学法。课后小结具有实效性,学习形式多样性的特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教案停留在知识点的罗列上,甚至只是教学提纲,备教法、学法的少,少数教案项目不全或者周课时数量不足,授课信息量不够。
2.少数教案不注重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环节欠缺,或把教学反思写成了重难点的罗列,或者是对前述内容的补充,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教学反思,应该是侧重于这节课的成败以及今后如何改进这一层面。
3.个别教师对教案认识不够,设计流于形式,对于实际课堂的指导意义不大,甚至毫无意义,不切合实际教学,或许只是为了应付检查。
4.大多数教学过程设计没有体现出让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备课中没有充分备学生,同时也反映出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灌输方式为主。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备课要钻研教材,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2.备课要充分了解学生,教学难度,容量要适当,特别是分层教学实施的班级,更要注意教学的层次性。
3.备课应体现新课程的特点,如目标的确定,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备课应利用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提倡集体备课,可以分工备课,资源共享,既减少了备课的量,又提高了备课的质量。
5.要做好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并十分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个教师教学成绩的好坏不是取决于教案书写的好坏。但是教案是我们教学内容的一种体现,是教学的一种构思和设想,也是对我们教学内容的一种约束,没有课前的构思设计和认真备课,就失去了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写教案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教案内容要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思想,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风格,是作为一个教师的精神财富的积累。
此次教案检查评比,共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0名(领导班子成员不参加评比)。具体名单如下:
一等奖(共6名)
李 煌 任先国 靖玉新 周 立 李道永 郭少华
二等奖(共10名)
王 芳 张怡辉 孔令兵 姚晓莉 黄利梅 仝玲玲 杨宪民
范会平 曹海萍 郑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