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靖娜对豫北农村劳动力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更新时间:2012/5/17 16:32:00访问量:(0

 

豫北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及对策

                     2009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  董靖娜)

 

豫北是指河南省内黄河以北的地区。包括新乡、安阳、焦作、濮阳、鹤壁5个地级市,济源1个省管县级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平原面积占80%,人口约3900万人,是河南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较发达区域,中国粮棉主产区、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

一 、豫北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一)劳动力总量和从业现状

据统计,2009年,河南全省农村人口达到7047万人,豫北农村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约为2349万人,农村劳动力人口约为1644.3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45.96%,约为755.72万人;从事第二产业的占29.38%,约为483.10万人;从事第三产业的占24.91%,约为409.60万人。从事第一产业人口较2002年有大幅下降,从事第一第二产业人口都有所增长。

(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现状

    豫北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5,其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24.28万人,13.64%;初中文化程度1006.81,61.23%;小学文化程度303.87万人,18.48%;文盲半文盲109.35万人,6.65%。这些数字说明豫北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

(三)劳动力年龄结构现状

    豫北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6.8,其中16--20岁以下农村劳动力171.01万人,10.4%;21--30岁的346.95万人,21.1%;31--40岁的440.67万人,26.8%;41--50岁的419.30万人,25.5%;50岁以上的268.02万人,16.3%。农村劳动力以青壮年人员为主,实际农村劳动力年龄更大,农村劳动力呈现老龄化趋势。

(四)劳动力性别差异现状

    男性劳动力仍是农村劳动力的主体,实际农村劳动力比名义农村劳动力的女性比例高,实际农村劳动力的女性化程度逐渐上升。

(五)劳动力转移现状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豫北农村纯农户数量和比重持续下降,兼业农户数量和比重持续增加,即农村劳动力已经不单纯的进行农业劳动,出现向其他行业和领域转移的现象,从业结构多元化,但转移过程中伴随着诸多问题。

二、豫北农村劳动力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

    劳动力剩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就特定国家、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生产水平而言,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而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在河南这个农业兼人口大省来说尤其严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在农业劳动上,一般的女性和中老年人就能够满足土地耕种的需求,历史上“男耕女织”的情况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农村,以濮阳市清丰县的农村为例,女性劳动力的比例达58.27%,比男性劳动力比例(41.73%)高16.54个百分点。生产力中劳动工具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女性劳动力已经足以满足土地的耕种,青壮年农忙时回家帮忙,但是农忙也是季节性的。所以大部分的男性劳动力就闲置剩余下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便开始出现并逐渐严重起来。时至今日,过多的劳动力剩余已经成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障碍。

(二)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不合理

    从豫北农村劳动力从业现状可以看到,从事产业结构不合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农户已不再单纯的从事农业劳动,“农户兼业化”和“收入非农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农业日益成为农户的“副业”,农户对从事农业的热情正在减退,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向发达地区流动。但是由于一般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进城主要从事一些边缘工作,如建筑、饮食服务、废品回收、环境卫生、小商小贩等这些城市人退出或自动放弃的工作,是主要靠身体和力气生存的低层次的劳动。这些岗位对从业者素质要求低,市场效益一般较差,效益回报相对较低。

(三)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

    豫北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5,其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24.28万人,13.64%;初中文化程度1006.81,61.23%;小学文化程度303.87万人,18.48%;文盲半文盲109.35万人,6.6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豫北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导致在从业方面受到限制,很多行业都不能进入。

(四)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趋势加快

    2008年河南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豫北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6.8岁,以青壮年为主。但是,实际上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现象已经相当严重。生产工具的多次革新,使得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很多本该由青壮年从事的工作,已由中老年人代替。老龄化和劳动力剩余问题是并发的,很多农活中老年人做了,青壮年就闲置下来取寻找新的就业途径,以补贴家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问题

劳动力转移是由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老龄化问题、女性化问题等多种原因综合导致而成的。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主要有:

1.劳动力转移的层次低。豫北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就业的低层次性。农村劳动力进城所从事的主要是一些边缘工作,如建筑、饮食服务、废品回收、环境卫生、小商小贩等这些城市人退出或自动放弃的工作,是主要靠身体和力气生存的低层次的劳动。

2.转移过程中,盲目性强,秩序混乱。 豫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方式上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表现在:一是劳动供求信息不畅;二是缺乏合理引导;三是无法可依。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大都是自发的,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很少。河南省有组织外出打工的比重还不大,主要还是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由家庭成员带领,或亲朋好友介绍,或本地外出人员的示范,以及自己外出闯世界等方式各显其能。

3.劳动力的转移具有兼业性和不彻底性。豫北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兼业性(既从事其他产业活动,又不放弃农业)。这是由农业生产自身具有季节性而引起的农业劳动力剩余所造成的。季节性转移的显著特征是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返乡务农,农活、外出两不误。也被称为“候鸟”型劳动力转移。作为兼业型转移劳动力,其长期性和稳定性较差,大多是暂时转移,不能长期稳定地就业。还有相当部分的劳动者在城镇工作几年后又回流到农村,转移具有不彻底性。

4.劳动力转移后遭到歧视问题。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叫做“农民工”。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后,并未改变农民身份,但是也未被城市认同接纳,常常受到城里人的歧视。在城市工作,但没有城市户口,不享受社会保障;他们为城市贡献巨大,他们向往城市,但不被城市接纳,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受到社会的排斥和歧视,被限制和禁止从事某些职业,在一些大中城市甚至没有享受基本的国民待遇和子女接受平等义务教育的权利。

(六)“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出现将使农业劳动力“后继乏人”

农村新增加的劳动力基本上为八十年代中期后出生的,其父母正处于青壮年时期,无须他们干农活,他们基本没有务农的常识和经历,对乡土的认同感较弱,对城市的认同感较强,向往城市生活,他们大多选择从校门直接外出务工经商,学术界称其为“新生代劳动力”,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大多选择向城市流动,且流动的动机是非经济的、非理性的。当流入地经济不景气、他们陷入失业困境时,不是回归农村而是继续过着流动生活,这必将导致农业劳动力后继乏人。

(七)其他问题

农村劳动力三化问题:“劳动力老龄化”“劳动力女性化”“劳动力低学历化”;随着劳动力转移,农村出现“留守儿童”现象;农村劳动力进城之后,社会秩序,环境问题等;农村离婚率上升等社会问题。

三、解决豫北农村劳动力问题的对策

解决豫北农村劳动力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一)促进豫北农村劳动力转移

 1.组织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知识水平低、劳动技能落后是造成豫北农村劳动力转移不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建立起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技术培训体系,推动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提高。

首先,要重视农村基础教育。河南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要把劳动力资源转化为高素质人才,基础教育是一条必由之路。一定要保障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在师资等教育资源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步伐。以农村青少年为主要培训对象,扩大学校的招生权力,自行设置专业,探索出适合市场经济的办学教学新路子,培养能够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高素质劳动力。再次,要开展使用广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民间力量,开展多种的实用技术培训班,根据用人单位要求进行定向、定量培训,开展“订单式”、“合同式”的中短期培训,推进豫北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定点培训机构的有效对接;推进农科科教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各级的职业技术校,全面做好培训、就业工作,强化职业技能鉴定,倾力打造培育优秀劳务品牌;着眼国内外劳务市场需求,围绕厨师、防腐、技工、电焊等优势劳务品牌,使河南省豫北从单纯的劳动力输出转变成具备高素质与高技能的劳动力资本输出,从而提高豫北农村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

2.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农业、非农业户口管理的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加快准市民向市民转变。尽快放松原有的户籍管理,取消落户费用,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农民转为市民。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迁移并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包括迁移人口的最基本社会保障体制,子女就学和住房安排机制在内的福利包,促进乡村迁移人口的完全城市化,取消在社会保障制度上的城乡差别,使离土农民也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直接受益者,才能使进城农民彻底割断对土地的依赖关系,顺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3.建立流动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体制,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第一,研究建立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的社保资金省际流转补偿机制。只要外出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属长期(如7年左右)迁入输入地,由输入地政府提供养老、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服务,中央财政将输出地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补助资金划入输入地账户。不论人口怎样迁徙和劳动力如何流动,凭一个社会保障账号就能在全国各地自由获取社会保障服务。第二,切实改善外出农民工从事服务业的就业环境。

(二)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扩大农业内部就业容量

1.农业经营多元化,促进农业内部吸收劳动力。豫北多为平原,要采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建设粮、棉、油、畜、果、药等商品生产基地,发展规模农业经济,培育支柱产业等形式,较多地在农业内部消化吸收劳动力。要采取因地制宜、适当扶持的措施,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是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一条捷径。以濮阳市为例,其依托气候资源优势,种植果树,苹果、柿子;种植花生,棉花等。

2.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改革开放以来,个体和私营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实践证明,个体和私营经济不仅是农村发生巨变的新的增长点,而且是振兴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个体和私营经济多为劳动密集型,能最大限度地以劳动代替资本,增加就业机会。个体和私营经济多为生产加工型,且邻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船小好调头”,充满生命力,而且设备和工艺简单,对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成为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场所。围绕市场建设,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也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捷径。河南许多县()十分重视专业市场建设,不断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形成了一批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和工业品批发市场。围绕市场建设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促进商品流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安排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3.鼓励外出农村劳动力回乡创业。大中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更容易给农民带来现代观念。美国著名经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指出:“市民素质的提高既有利于其自身的转移,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工人和现代商人,又能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培养一代现代农民。”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不仅增加了现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不少农民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本事。对这些经受几年锻炼,积累了一定资金,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的农村劳动力,要动员他们回豫北创业,扩大就业,把他们看作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激励更多的外出劳动力回乡为豫北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超.促进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11,(3).

[2] 王晶.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思路[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6).

[3]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 杨满心.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09,(15).

[5]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6] 刘金荣,王胜利.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及建议[J].市场研究,2004(5).

[7] 蓝海涛,阮荣平.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9(10).

 

 

 

 

 

 

 

 

 

 

 

 

最新评论